LY∕T 3103-2019 云杉矮槲寄生害修枝防治技术规程(林业)

ID

76375A03831F44AD9FB5D80118FEBEA0

文件大小(MB)

0.53

页数:

17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1-12-20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020,B 65,LY,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,LY/T 3103—2019,云杉矮槲寄生害修枝防治技术规程,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uning control of Arceuthobium sichuanense,(发布稿),2019 - 10 - 23 发布 2020 - 04 - 01 实施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,LY/T 3103—2019,I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522)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北京林业大学、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、青海省门源县仙米林场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田呈明、陈磊、才让旦周、李涛、高发明、游崇娟、杨启青、李旭霞、马万,军、孙万桂、王晓婷,LY/T 3103—2019,1,云杉矮槲寄生害修枝防治技术规程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云杉矮槲寄生害的调查、修枝技术、防治效果评价等内容,本标准适用于云杉矮槲寄生害的修枝防治,2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2.1,云杉矮槲寄生 Arceuthobium sichuanense,属于槲寄生科(Viscaceae)油杉寄生属(Arceuthobium)的一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性繁殖的半,寄生性种子植物,通过生长于寄主植物中的寄生系统吸取水分和无机养分,主要危害云杉属植物,2.2,云杉矮槲寄生害 Arceuthobium sichuanense infestation,云杉矮槲寄生害是侵染青海云杉(Picea crassifolia)、紫果云杉(P. purpurea)、川西云杉(P.,likiangensis var. balfouriana)、青杄(P. wilsonii)、油松(Pinus tabuliformis)等寄主植物,在受侵染,寄主的枝条上出现云杉矮槲寄生植物体,并在寄主云杉上完成其生活史,导致被寄生云杉出现枝条膨大、,侧枝疯长、形成扫帚状丛枝等症状,从而影响云杉健康生长的病害。云杉矮槲寄生的症状见附录A,生,物学特性、生活史见附录B,3 调查,3.1 踏查,云杉矮槲寄生应在每年5月~9月,沿公路、林间小道等自然线路对林分边缘50 m范围、火烧迹地、,当年抚育采伐地及周边树木等进行一次调查,发现云杉出现针叶褪绿、扫帚状丛枝、枯黄、变红或树木,死亡时,详细记录并将调查结果记入附录C,3.2 详查,3.2.1 样地设置,在受云杉矮槲寄生害危害的林分中,以林班为单位,随机抽样选择至少3个小班设置样地进行云杉,矮槲寄生害发生(危害)程度调查,样地大小为30 m×30 m。根据小班内林木调查结果填写样地基本情,况表,见附录D,3.2.2 病情分级,LY/T 3103—2019,2,将树冠分成上、中、下三部分,根据每部分云杉矮槲寄生的侵染情况由轻到重分别描述为0、1、2,等级,并把树冠三部分的等级相加获得整株树的病情等级(dwarf mistletoe rating,DMR),见附录E,3.2.3 样地调查,在样地内进行每木调查。按照每株云杉上云杉矮槲寄生害的发生和危害情况,填写修枝前单木调查,记录表,见附录F,4 修枝防治技术,4.1 修枝时间,在当年11月至次年2月进行修枝,4.2 单株修枝,针对每株受害树木,根据不同病情等级,采取不同修枝强度,见附录G,4.3 林分修枝,根据林分的不同发病程度,采取相应的修枝技术,见附录H,4.4 修枝方法,修枝时应沿树干将发病枝条整枝清除,切口应平滑。若所修枝条较细,且没有明显的枝瘤或枝领时,应紧靠枝干,自枝条基部垂直切锯,若所修除的枝条直径大于3 cm,应先从枝条下方先锯一口,再从上,方起锯,最后再由枝条基部修除,以免撕裂树皮,操作方法参见附录I,4.5 修枝后处理,伤口应用油漆或者防腐剂封口。修剪下来的丛枝枝条应清理干净,集中销毁处理,5 防治效果评价,5.1 调查方法,选择与修枝区寄生害发生情况相近的林分设置对照区,在对照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班设置样地,样地设置参照3.2.1,5.2 调查时间,修枝前调查1次,修枝后每年5月~9月定期调查1次。调查修枝样地寄生害是否有初次侵染或二次侵,染的情况,且是否引起次期性病虫害的发生,5.3 调查内容,调查修枝后样地的结果,填写修枝后单木调查记录表,见附录F。根据修枝前、后单木调查结果,填写云杉矮槲寄生修枝效果调查统计表,见附录K。计算公式见附录J,5.4 防治效果评价,LY/T 3103—2019,3,根据修枝前和修枝后样地病情指数,以及对照区样地病情指数,计算修枝区与对照区病情变化以及,防治效果,计算公式见附录J,LY/T 3103—2019,4,AA,附 录 A,(资料性附录),云杉矮槲寄生害的症状,图A.1 健康青海云杉,图A.2 受云杉矮槲寄生侵染的青海云杉,LY/T 3103—2019,5,BB,附 录 B,(资料性附录),云杉矮槲寄生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,B.1 云杉矮槲寄生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,云杉矮槲寄生是槲寄生科(Viscaceae)油杉寄生属(Arceuthobium)植物,俗称矮槲寄生(Dwarf,mistletoe),为植株高度小于20 cm的寄生性亚灌木,植株呈黄色或绿色,表面光滑,雌雄异株。初生,根由种子胚根顶端膨大形成的类似吸盘状附着器上长出,楔形细胞伸入寄主皮层,到达木质部内,并向,内延伸形成楔形吸根。枝条对生或轮生,茎节呈圆柱状,节间1 mm~6 mm,主干基部直径1 mm~1.8 mm,多数背地性密集直立生长,假二……

……